福綿:才聚福綿 共創發展
玉林新聞網-玉林日報訊
五年來,福綿區堅持“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”的理念,深入實施“才聚福綿 共創發展”計劃,著力構建“引才、用才、留才”人才工作體系,形成了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、聰明才智充分涌動的生動局面。
堅持內挖外引
八方英才“智匯福綿”
注重打好親情牌,實施福干回歸、福生回歸、福商回歸“三回工程”,廣泛開展“雁返行動”,建立福綿籍在外人員人才信息庫,以大調研、專題座談、現場參觀等方式加強聯絡返鄉人員,招引福綿籍優秀人才帶資源、帶技術、帶項目支援家鄉建設,成功引進78名福綿籍商人回鄉投資6.5億元,建設玉林(福綿)中商燈飾產業生產基地等項目35個。
聚焦產業和經濟發展需要,與駐點招商工作同部署、同推進,建立廣西玉林福綿駐深圳招商服務中心、玉林市福綿區駐粵港澳招商聯絡處等平臺,堅持智力引進和項目引進并重,主動“敲門聚才”,共引進企業289家,引進各領域博士、碩士研究生20名,中級以上職稱409人。
堅持柔性引才,依托暑期調研等平臺,累計引進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同濟大學等高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5名以及其他桂籍學子53名到福綿區開展社會實踐和課題研究,其中“截污建池、收運還田”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入選中組部生態文明建設案例。
搭建廣闊舞臺
群英薈萃“競相奔騰”
開展“才聚福綿 共話發展”系列行動,建立“北京廣西學子玉林工作聯絡站”“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廣西福綿遠程教學站”等平臺,將“雙一流”高校優秀學子的新思維新理念傳播到福綿。
深化“校地合作”“校企合作”,先后與玉林師范學院、廣西紡織工業學院等多家院校達成戰略合作項目,福綿區紡織服裝人才茁壯成長,推動新滔環保產業園被評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、廣西綠色紡織輕工業園、廣西特色小微企業示范園。
針對本土人才,在全市率先建設“鄉村振興學院”,對農村黨員干部、青年人才進行先進種養殖技能、現代化電商物流應用技術培訓,培育福龍龜鱉養殖、正龍種養2家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。承辦玉林市首屆鄉村規劃建設人才培訓班,探索新時代黨員干部與設計師、工匠、鄉賢、老百姓同吃住、同規劃、同建設“三同”培訓模式,推動鄉村振興“繪藍圖”與“真操練”的深度融合,練就一批懂農業、愛農村、愛農民的鄉土人才。
打造最優生態
吸引良駒“駐足安居”
針對服裝加工、裝配建材和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迅速的形勢,制定出臺《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》《關于加強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》《人才特聘制度試行辦法》《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》等文件,從資金扶持、津貼補助、項目支持等方面制定培養扶持政策,4名高層次人才獲玉林市認定,評選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0名,慰問各行業專業技術拔尖人才40余人,解決人才工作生活難題81件。
建設“一站式”服務中心,打造黨群服務、政務服務、人才交流、招商引資等功能于一體的人才服務聯盟。對246名非公企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才落實安居保障、子女入學等一系列措施,共妥善解決企業職工子女入學20人,營造尊才愛才良好環境。
原標題:
才聚福綿 共創發展